亿洋云财经网为您提供最快最全最准的资讯

海尔生物2023年财务报告中的“新质量生产力公式”

财经新闻 2024-04-03 浏览(97) 评论(0)
- N +

文|小天

近日,海尔生物(688139。SH)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1亿元。

在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海尔生物保持了战略定力和经营韧性。从这份年报来看,有三大“亮点”值得市场关注:

一是新产业占收入比重已达38%,同比增长超30%。近年来,海尔生物已从单纯的设备供应商转型为数字化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商。新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海尔生物的这一新战略布局已进入收获期。

二是公司毛利率达到51%,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7%。这进一步表明海尔生物的经营质量在持续提升,收入结构更加健康。

第三,公司实施了新的股权激励计划,覆盖11.23%的员工,目标值基于2023年的收入,2024年至2026年的增幅分别不低于30%、69%和120%。

尽管由于a股市场的整体低迷,海尔生物的股价在过去两年中也有所下降,但从管理层到员工,每个人都仍然对公司的未来保持信心,公司的组织能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被低估的公司进行投资。”在谈论投资的秘诀时,巴菲特经常用这句话来回答。他的下一句话是,“寻找一家被低估的公司不是唯一的标准,还要看股票的基本面来判断这家公司是否优秀。”

换句话说,在对一家公司做出投资判断之前,我们需要从复杂的财务数据背后看到这家公司真正的潜在价值。

比如我们看到海尔生物新业务高速增长,这实际上反映了海尔生物战略转型的成果,也是我们判断公司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当前,每个人都意识到大力发展新质量生产力的重要性。海尔生物的发展路径是“提质向新”,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渗透率”的发展公式,这也为公司未来长期、稳健、可预期的发展提供了确定性。

1、科技创新锻造“创造力”

作为科创板公司,海尔生物在新产业板块能够实现超30%的业绩增长。首先,与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创造力”密不可分,这是海尔生物的“底色”。

另一方面,海尔生物要想继续在新产业上取得突破,还必须在科研方面下“苦功夫”。

以生物制药产业体系为例。该行业不仅工艺复杂、参数精细,而且设备繁多、控制单元复杂。只有自主创新技术支撑的技术方案,才能在行业内真正得到市场认可。

海尔生物也在这么做。

举一个“生物质高速离心分离关键技术”的例子。这是一项主要用于设计和制造高速和超高速生物离心机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分离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膜蛋白,识别肿瘤细胞,为开发肿瘤靶向药物提供基础,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预见的是,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当海尔生物在几年后将这一技术转化为市场产品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场景解决方案时,必将助力海尔生物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业绩的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类似的技术研发项目还有很多。从年报展示的研发成果来看,海尔生物一直围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持续投入和研发低温治疗、自动化、细胞培养、高速离心、数字化智能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海尔多元化的用户场景。

有两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在生物制药场景的整体方案上,海尔生物近年来推出了多项关键生物制药技术和设备。与传统人工模式相比,应用于CGT的智能自动细胞制备方案可将制备效率提高2.2倍,实现24小时不间断高效运行,并降低洁净环境下约17%的运行成本。目前,该方案已先后进入南华生物、赛奥生物等用户。

二是医院的智能用药全场景数字智能方案。海尔生物推出了自动配液机器人、分包核对一体机、药品补货机器人等产品。特别是自动配液机器人,这款产品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在密闭环境中自动完成消毒、抽吸、转移、溶解和混合。目前,该方案已应用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高端用户。

事实上,在海尔生物内部,通过多年持续的R&D和投资,核心技术已经形成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和R&D一代”的良性循环。

2023年年报显示,研发费用为3.21亿元,近三年增长率为36%。R&D人员从565人大幅增加到809人,增幅近43%,R&D实力迅速提升。

与此同时,海尔生物的R&D模式也在不断升级。例如,UADV开放R&D系统的“用户参与设计、用户参与验证和用户参与应用”从用户的角度重构了R&D,大大加快了R&D效率的提高和技术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正是在UADV开放式研发体系的支持下,2023年新产品及时推出率提升12%,人均研发效率提升32%,为技术成果快速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R&D技术的储备和R&D模式的创新使海尔生物能够不断输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以开拓新产业,这保证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业绩的持续增长。

这也是我们相信“去年新产业30%的增长只是一个开始”的重要依据。

2.数字智能转型创造“吸引力”

从最初的低温存储硬件到专注于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海尔生物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自己打造成“软硬件一体化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定制商”。

这一变化是海尔生物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起点”,彻底颠覆了过去的商业模式,形成了一套新的逻辑。

首先,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后,海尔生物面对的市场用户更多。

过去如果我们只卖硬件,用户相对单一,但现在海尔生物的客户群丰富得多,不仅包括生物医药企业,还包括医学研究机构、医院、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

现在,海尔生物围绕组织变革和数字化转型加大了投入,增强了直面用户的能力。目前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的五大类用户群体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二三级市场、区县用户的需求,紧跟生物样本库建设、实验室建设、医疗新基建等市场机遇。

去年,海尔生物在中国的新增用户中,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用户占比30%。

用户广了,产品也变了。在数智化的赋能下,海尔生物可以基于用户需求提供可复制、可扩展、可迭代的场景生态方案。

比如在医疗创新领域,海尔生物针对下游用户需求偏好的变化,创新性地提出了自动化、智能化、物联网化、共享化转型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其解决传统公共卫生治理过程中信息不连续、不完整、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

这样,用户对海尔生物的“依赖性”更强,海尔生物的服务价值更高。

这个很有效。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海尔生物实现了30%以上的新增用户,且在用户中,使用多条业务线产品的用户数量增长超40%。

其次,帮助海尔生物提高了客单价。

以新产业中的医院智能用药方案为例,海尔生物针对医院场景,开发了涵盖智能一体化静态配药中心、智能门诊药房、智能住院药房、24小时无人药房的场景方案,实现医院用药“存-转-发-送-用”全流程的智能闭环管理,提升山野康药安全的服务效率。

海尔生物的这些方案去年进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庆市儿童医院等80多家医院,累计服务用户超过300家,持续突破二三级医院用户群体。

过去,海尔生物可能只围绕某个场景销售硬件或服务,但现在,海尔生物可以提供涵盖设备、平台和耗材服务的一站式、全场景解决方案。

有了这样一套,整个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收益自然比单一产品高得多。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一变化:2023年,海尔生物的毛利率达到51%,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而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7%。这是用户粘性变强、客单价提升的结果。

最后,海尔生物聚焦数字化转型后,大幅提升了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经过数字化转型,公司真正实现了全价值链的效率优化。

例如,在R&D端,通过建立规划和R&D的数字平台,我们将横向拉动研究和生产,并增强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推进模块化集成,报告期内物料号集成下降7%,促进了全流程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在采购端,开启了新样品数字化线上采购流程,优化了样品供应商引入标准,样品采购周期缩短60%。

从这份财务报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海尔生物在继续增加R&D投资的同时实现了毛利率的增长,这归功于精益管理和高质量运营。

3.新战略升级“渗透”

海尔生物的战略决心和远见也是推动新业务增长的重要原因。

比如一直在讲的“内生+外延”增长模式。

去年以来,海尔生物加快了对外并购的步伐,先后收购了海尔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海尔血液科技、金维信、康生生物、海尔生物医药科技(苏州)等一批优质标的。

加入海尔生物后,这些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帮助公司开拓了新的市场,同时也与公司原有业务合作形成了更完整的生态解决方案,使公司更具市场竞争力。

财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23年公司浆站业务规模较合并前增长近一倍,院内药品自动化业务新增订单增长50%。

海尔生物去年收购的苏州侯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现名“海尔生物医药科技(苏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进入海尔生物体系后,与海尔生物现有的低温和自动化技术平台合并。一方面,它迅速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如冷藏药品发药机和冷藏注射药品发药机。另一方面,海尔生物还将他们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纳入整个公司的自动化技术平台,在预处理和自动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如果你仔细研究海尔生物的M&A逻辑,你会发现,与其他企业的多元化发展,甚至是跨界并购不同,海尔生物从需求场景出发,形成产品链路,然后从这个链路扩散,形成价值面。

而且,海尔生物的投后整合能力非常关键。通过“同心圆”系统,可以整合M&A标的,实现标的的快速发展和业务整合,实现双赢。

海尔的生物战略能力还体现在对海外业务的判断和布局上。

近年来,海尔生物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出海的历史并不长,但也留下了许多教训。海尔生物早就认识到,单纯销售和出口产品的传统贸易公司无法实现全球化。只有深度“走出去”,融入当地市场,才能真正打开海外市场。

从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尔生物在海外建立了本地化的营销体系和仓储物流中心,实施“团队+营销+制造+仓储+售后”的本地化战略。在英国,海尔生物通过深耕当地市场,加强了在欧洲的营销辐射作用,荷兰、美国等地也建设了仓储中心,以提高当地的交付能力。

海尔生物正在向真正的全球化企业迈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海尔生物可能成为其估值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核心点。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海尔生物近年来一直坚持的“数智化”转型。这种战略决心,除了前面的分析之外,还带来了公司业绩的变化。某种程度上,这也让海尔生物保持了对同行的领先优势,走出了自己的新模式。

当同行还在“涉足”硬件时,海尔生物就已经提前对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和布局,并迅速从硬件制造商转型为全场景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事实上,如果我们放眼全球,营收超过400亿美元的赛默飞世尔科技从销售硬件起家,最终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另一家巨头丹纳赫也通过并购和战略转型,从一家制造企业转型为全球科技创新企业。

现在,海尔生物也在朝这个方向探索。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全球化的新机遇也赋予了海尔生物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海尔生物披露了年度报告以及股权激励计划:

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增长率不低于69%;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不低于120%。

这充分表明该公司对其未来的增长充满信心。

从“坚持科技创新”到“拥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再到“保持战略定力”,如果以这三个维度依次审视海尔生物,不难发现以海尔生物新业务为代表的增长引擎将持续带来持续动力。

环境越复杂,越能显示企业的实力。对于海尔生物来说,未来的增长不一定是简单的加法增长,甚至可能是乘法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券商机构如SDIC证券、东吴证券和东海证券都给出了“买入”评级,并认为海尔生物业绩的确定性是可以预见的。

这是基础。

标签: